我国建筑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产业规模不断创新高;技术进步和创新有成效;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;建筑企业改革不断深化;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。同时,我们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:一是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;二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;三是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投入普遍偏少,特别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投入;四是建筑业企业技术工人严重匮乏;五是我们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,处于劣势地位。
总的看,这种状况不能适应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,不能适应企业转型升级、做大做强的需要,不能适应确保质量安全的需要。为此,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,转变发展方式,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。至于如何深化改革,如何转变发展方式,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进行探索和研究。这是个大题目,近来我们一直在思考。我感到,当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:第一,这种转变首先应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、技术进步为先导,或者说为动力。通过技术进步,使企业的生产方式、管理方式、运作方式以及企业组织结构、服务内容发生全面的变化或者显著进步。第二,就是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,最终实现企业或行业,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,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,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节能减排。但无论怎样转变,必须从每一个工程项目上做起,必须加强和提升项目管理。
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,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奠定良好基础。我想,当前应抓好四件事:
一是要继续推进和深化工程项目管理,实现“四个提升”。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;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;实现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。
二是要至始至终坚定不移地抓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,建高品质工程。今年以来,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。根据统计,截至到8月底,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49起、死亡434人,同比分别上升7%和11%;其中,较大事故16起、死亡66人,同比分别上升14%和29%,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。
三是继续抓好从业人员素质,特别是一线工人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。施工现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设,这是企业推进技术进步、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,多年的实践证明,农民工业余学校既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高农民工技能的有效渠道。
四是继续推动工程总承包的发展,这是长期战略性的任务。大家知道,工程总承包是国际上通用的工程承包模式,也是一种高端的建设方式。对大型项目应该鼓励实施这种建设方式,有利于承包商统筹协调安排,有效地对质量、安全、成本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,有利于技术创新,有利于节省投资、缩短工期、提高质量。
客观地讲,2003年,我国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,并作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,但进展一直比较慢,有些部门对此还不能完全理解,甚至限制和制约,与整个行业的期望、与国际通行做法有不小的差距。究其原因,我认为首先从体制机制上讲,主要是投资主体与建设管理分离,造成投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要求。第二是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和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大企业比较少。特别是在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等方面,与国际工程总承包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。第三是小而专、小而精、小而活的专业公司少,经营范围、经营方式和经营能力趋同的中型企业很多。第四是规范业主行为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,对承包商垫资施工缺乏法律保障,导致承包商缺乏融资条件并承担很大的资金风险。
值得欣喜的是,近几年来,许多有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,在工程总承包市场不够规范的情况下,通过实施EPC、BOT等建设模式,较好的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承包模式的多样化发展。
下一步,我看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:一是要认真研究阻碍工程总承包发展的困难和问题,在法律法规、政策措施、示范推广等方面,研究对策。二是引导总承包企业,要按照合同约定向业主全面负责,切实体现出总承包企业应有的综合素质,提升企业实施工程总承包的能力。三是施工企业要大胆创新,积极开展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探索与实践,要把国家关于调整产业结构、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,与推行对工程总承包结合起来,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同时,实现企业走向高端市场的发展目标。
我还要对项目经理说句话,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,你们工作在一线,肩上的责任大、担子重。要履行好项目经理的职责,学习很重要。因此,希望你们要勤于学习。全国优秀项目经理、国际杰出项目经理都应该成为学习的楷模。同时,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,注重研究解决实际问题。比如,在国内的项目管理实践中,要研究解决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多项目和跨专业管理目标,要研究解决绿色建造过程的最优化等诸多方面的难题;在国际市场开拓中,要研究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、规则的掌握、风险的防控、资源的配置、管理的创新等等,这些都需要大家去攻坚克难。总之,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学习、认真思考,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,为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建筑精品。同时,也为行业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。